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太夫人的荣华富贵 第13节 (第2/4页)
主要看孩子父亲的身份地位,父亲地位越高,外人越不会在意孩子的嫡庶。尤其是娶媳妇时,除非是娶宗妇过门,否则一般不会细究其生母是谁。但是这个陈家,自打娶了申屠家的姑奶奶,就不能被等闲视之了。很多事情看似是陈家做的,和申屠家无关。但背后呢?谁知道背后的利益是怎么牵扯的呢? 因为近亲不结亲那事,邬嬷嬷前两天正大光明地往宫里递了消息。名义上是出门找以前的老关系套交情去了,其实还是递了密折给皇上,但为了不显突兀,她也确实找老关系聊了些别的,然后就从宫人老伙计那里知道了一件刚闹腾出来的新鲜事。 “听说陈家早十年就从族里挑了漂亮女孩,都养在陈府。那些女孩的身世没啥问题,确确实实都是陈家的族人,只是有些人血缘已经很远了。”乌嬷嬷撇了撇嘴。前朝有皇商在家里养好多女儿,那些女儿大多是来历不清白的,陈家倒是没这么龌龊。 陈家养的这些女孩儿,身份不算特别高,毕竟她们只是陈家的旁系族人。 但又不是特别低,好歹她们身上也担着一个陈姓。 除了陈家的姑娘,自然还有像木姨娘这种不姓陈但也和陈家有关的表姑娘。 姑娘们养大了,不教她们看账理家,只教些琴棋书画的淘气事儿,然后眼看着天下将定,大家在新朝的身份地位差不多能确定下来了,陈家从四五年前开始陆陆续续、不声不响地把姑娘们送去别人府里。姑娘们年龄各不相同,并不是一批送的。四五年前那会儿的天下局势在有识之士眼中是明棋,但很多人被时代洪流裹挟着陷在其中,他们自己并不一定能看清自己的地位。好比说先侯爷詹水根在三年前的某次宴会上机缘巧合得了美妾,他哪里能想到那是因为陈家赌天下太平后他会是个实权侯爷? 反正在那些年里,陈家的这番举动始终没引起别人的注意。 那为何现在又被发现了呢? 好多跟着皇上起事的武勋,出身其实都一般,就是群大老粗。比如说詹水根,可能最开始连字都不识几个。在乱世打天下时,这些人没什么花花肠子。可现在天下太平了啊,功也封了,赏也受了,完全就是享受成果的时候了,他们心思也浮动了。 人性贪婪,人们总会向往自己没有的东西。 没钱时想着能吃饱饭就行。成了武勋后,却又看自己一身土味不顺眼了,开始向往那种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精致生活。恰好呢,家里有这么一个妾,懂琴棋书画,又懂外头那些喝茶品茗的讲究,这正好是大老粗武勋们如今出门交际时最为欠缺的。 要是这个爱妾出身青楼,男人其实也不会多加珍惜,潜意识里总会低看她们一等。但陈家送来的女孩儿,都是好人家的女儿。陈家在前朝是大官,乱世时虽然沉寂了足足一代人,但现在天下太平,陈家又该冒头了。这样人家的女孩,是不是精贵? 换你是武勋,是不是又对这位爱妾看重了几分? 然后,正好就有这么一家子,男人出身边城军,妻子当年也是娶的门当户对的边城军家的女儿。现在这家男人封了伯爵,忽然发现妻子什么都不懂。家里办了场宴会,结果宴会上闹了大笑话。男人觉得面子上过不去,就提议让妾侍帮着一起管家。 这个妾侍就是陈家女。 如果这家的妻子性情软弱些,可能这事悄无声息就过去了。 偏妻子是边成军出来的,乱世时能提刀纵马,现在太平了,她确实有好些不懂的地方,不知道什么宴会上该摆什么样的花,但她却知道一点,只要今日把管家权让了,日后是不是要一退再退把儿女们的利益都让出去?她直接跑宫里找皇后哭诉了。 她找对人了。 如果皇上登基后,没有把吴皇后的正妻之位还回来,而是立了申屠女为后,那吴皇后的处境与这个妻子多像啊。吴皇后倒是从来没有怪过皇上,只怪申屠家贪婪。 乌嬷嬷的老姐妹们如今都在皇后面前伺候,天然站皇后的立场。 见武勋妻子的掌家权差点旁落,而差点接了这份权的又是陈家女,同时还有那么多陈家女存在,那么不管陈家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