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112节 (第2/4页)
兵卒趁势冲上城头。 现在夏侯惇并不在甘宁这一边,夏侯惇的部将蔡阳见势不妙,急忙提刀冲了过来,可甘宁身前全是曹仁的兵卒,蔡阳2根本就冲不到甘宁身边,急的蔡阳呼喝连连。 好容易叫兵卒闪开一条通道,蔡阳提起弓箭,冲着甘宁就是一箭。 蔡阳和甘宁之间的距离不到十丈,眨眼间羽箭就激射到甘宁身边,等到甘宁发现的时候,已经来不及抵挡了。“扑……”的一声,颤巍巍的羽箭钻进甘宁的小腹,这时候就能看出铠甲的作用了,如果甘宁有铠甲在身,蔡阳这仓促的一箭能入肉一寸就算不错了。 甘宁没有坚硬的铠甲,但好在甘宁还一个男人,一个型男,腹部坚实的肌肉起到很好的阻挡作用,将羽箭夹住,但就算如此,甘宁依然感到小腹一阵剧痛。 蔡阳心中一喜,正要上前结果了甘宁,取下首级轻功,忽然感觉浑身一凉,就见到甘宁抬起头,血迹斑斑的脸上一双血红的眸子正紧盯着自己,露出野兽一样的光芒,残忍……嗜血……冷酷! 甘宁就像狸猫一样,揉身而上,转眼间就逼近到蔡阳的五步之内,手腕一抖,沾满血污的链锤呼啸而下,直奔蔡阳的顶门砸下。 城墙上空间狭小,还是短兵刃好用一些,蔡阳手中除了偷袭甘宁的弓箭外,只有一柄单刀了。急切之间,蔡阳也来不及躲闪,他也没地方躲闪,身边都是人。只能用刀向外一磕,期望崩开甘宁的链锤。 蔡阳太高估自己的力量了,或者说太高估手中的钢刀了,“嘣……”地一声,钢刀碎裂,链锤正砸在蔡阳的头盔上,如同鸡蛋碎裂一样,蔡阳的头盔和头颅四处炸裂,鲜血、脑浆四处乱串,令人作呕。 甘宁一锤击杀了蔡阳,自己却也感觉到浑身无力,摇摇晃晃就要倒下。 就在这时,廖化也紧跟着冲上城头。前文说过,廖化当了十来年后勤主任了,这次失守高唐,除了甘宁,作为主将的廖化责任最大。所以在甘宁拼命以后,廖化也坐不住了,也光着膀子冲上城墙,正好救了甘宁。 廖化将甘宁递到身后兵卒手中,嚎叫一声就冲了上去。 不是廖化不关心同袍的安危,根本就没必要,如果大不下高唐,大家都是人头落地的下场,哭鼻子有什么用。 身边无数敌人虎视眈眈,一人却抱着战友嚎啕大哭,口中高呼:“你怎么样了……你怎么样了,你不要死……”之类的话。那样的脑残情节,只能出现在无聊的电视剧中,还有某些脑残的小说中。 莫说甘宁没死,就算甘宁死了又能怎么样,打仗哪有不死人,死伤一个战友就哭哭啼啼的还打个屁战争,当然,某些提倡……的朝代除外,养兵千日用兵一时,花钱养兵难道是为了抗洪、还有演习的吗? 什么……鱼水情,在李重这里纯属扯淡,那个官员治理的河堤、大型工程出了问题,一旦查实,全家处斩,抄家灭族,所以至今为止,李重的境内也没出现什么重大工程质量问题。 第二百四十九章两个惊弓之鸟 蔡阳一死,守兵军心大乱,一下子就被廖化带人冲下城头,失去了城墙壁障,夏侯惇再也无力挡住李重的攻势。 太史慈、高览等人得知廖化攻陷了一面城墙,也都纷纷加强攻势,让夏侯惇顾此失彼,难以抽身。 如今夏侯惇也心如火焚,他有点后悔。 夏侯惇后悔的是战略性失误,不是夏侯惇傻,不知道烧毁李重的粮草军械,实际上曹仁,贾诩和夏侯惇三人确实商议过这件事,但曹仁和夏侯惇一致认为,现在主公三面开战,后勤压力极大,如果能得到李重这批军械粮草,可以减轻曹操的内政压力。 这个想法很好,如果夏侯惇能过多守一天,曹仁的战略计划就算成功了,但战略设想只是设想而已,就像人的美好愿望,能达成的却是少数。 此时夏侯惇已经没时间从容收拢军队撤退了,就连烧毁粮草都是急切为之,所以夏侯惇只能匆忙放了一把火,就带着身边的兵卒匆匆赶往南门。 烧毁粮草军械不是什么难题,只是需要时间而已,夏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