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134节 (第2/4页)
的描写太过偏执。) 曹休的武艺也不弱,虽说比不上曹洪周仓等人,但久在曹营,眼光确实一流,立即答道:“主公,仲康将军看似威猛,但如果不能一举击败赵子龙,就会后续无力,有战败之忧! 许褚能不能在短时间内击败赵云,这根本就不是问题,曹操不傻,赵云最近风光无限,要是能被许褚几招之内拿下,那才出鬼了。别会所是赵云了,就是曹洪,也不是许褚几招就能那下的。 所以曹操毫不犹豫的下令:“鸣金!让许褚回营。” 除了曹休,赵云的战友太史慈也看出来这一点了,太史慈的心情很复杂,既羡慕有有些嫉妒。赵云刚出道的时候,两个人曾经交过手,当时太史慈就不是赵云的对手,但到了现在,太史慈却发现,自己和赵云的差距越来越大了,奶奶的……难道赵云有仙丹,太史慈此时的想法和许褚不尽相同。 第三百零七章中原一战定江山3 说明一下,本书中随着时间的变化,武将的个人能力也在变化,单说武艺,大多数人认为赵云武艺巅峰是在长坂一战左右,但蜘蛛认为,当时赵云已经四十多了,不可能还保持巅峰体力。***.*** 蜘蛛认为,古代人的体力应该在二十到四十岁之间最好,三十岁达到巅峰,三十而立也就是这个意思。 比如关羽斩杀颜良,就是在这个年龄,赵云现在三十出头,应该处在人生最巅峰的时期。 ………… 许褚听到鸣金之声,怒喝一声,急攻了几招,策马回归本阵。赵云犹豫再三,也没敢上前追杀许褚,如果说在荒郊野地,赵云还能追上去,和许褚大战三五百招,看看有没有希望斩杀许褚。 可这是两军阵前,曹操能看着赵云追杀许褚不插手吗?到时候不被曹操群殴才怪,赵云可没把握在对上许褚的同时,还要应付曹休之类的武将,那跟找死没什么区别。 许褚回到军阵,收刀喘了几口粗气,这才平复下来,一双铜铃一样的眼睛死死的看着赵云。 而赵云见到没有人上来应战,呵呵一笑,也回归本阵了。 郭淮急忙过来施礼,一口一个赵将军,态度热情无比。赵云心思玲珑,知道郭淮是什么意思,现在李重的军中也是山头林立,太史慈,赵云是两个大贼头,高览,甘宁,张辽,周泰等人也有一些亲信。 但总体来说,影响力还是太史慈和赵云大上一些,而面前的郭淮就是太史慈一系的将领。现在郭淮的难处就是赵云来了,自己怎么办?要不要把兵卒交给赵云统领,教给赵云,郭淮还没办法交代。要说不给吧,郭淮着实有点不敢,赵云的地位可比他高多了。 不过赵云也没让郭淮为难,他本身就不是一个争权夺利的人,拉起山头也是无奈之举,裴元绍、周仓啥的都是他待到李重军中的,他不照顾,谁照顾,所以一来二去,赵云也算一个派系的首领了。 也不和郭淮废话,赵云笑道:“赵云连日征战,有些疲惫了,就给郭将军压阵好了。” 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,你自己打吧,我就看着,不说话。不过赵云直说不说话,却没说不动手,现在的形势他也看得出来,只要守住了郭淮的阵线,曹操就插翅难飞了,所以赵云也好好准备了一番。 看看赵云的装备,先是三层重铠加身,这也就是赵云这样的猛将才承受得起,三层重铠加起来都一百多斤了,普通人穿在身上走路都费劲。 穿上铠甲,赵云弃了长枪,左手钢刀,右手宝剑。钢刀是陌刀,陌刀也称作唐刀,是从汉代的环首刀发展而来,刀身直长,极其锋利,可以劈砍奔马。后来岛国偷学了唐刀的样式,演化成现在的日本刀。总体来说,日本刀和唐刀的区别就是刀身的弧度不一样。 汉代冶铁技术比不上唐代,环首刀并不长,除非铸剑大师特制的,有些大将就拜访铸剑大师给自己打造一柄称心的兵刃,比如张飞就曾经打造过一柄腰刀,又乘“新亭侯。” 汉代最出名的刀是李傕的佩刀,李傕手中有三把上古利刃,分别叫做“龙牙”“虎翼”“犬神”。 史载:“中平二年,李傕掘得三刀,铭曰龙牙、虎翼、犬神,傕常服之。”《三国志》:“傕带三刀,手复与鞭合持一刃(傕带三刀,执一刀)。侍中、侍郎见傕带仗,皆惶恐,亦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