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世帝唐_第二百七十六章:偶遇之后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二百七十六章:偶遇之后 (第3/3页)

人里面都是铁骨铮铮?所有的武将都不贪生怕死?所有的农人都能种好田?所有的匠人都能建造宫殿?所有的百姓都是善良的?”

    这回来薛仁贵也没话说了,他家之前就去过不善良的人。

    徐承德打破了沉默,“敢问殷郎君,若是有商贾害人,如何惩罚。”

    殷清风反问道:“那你想怎么惩罚?”

    “当然是重判重罚了!”

    “那请帮我解释一下:“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,是什么意思?”

    “自然是女子和小人不知道德礼仪,难以教化。”

    “这一句话,应该还有下文吧,好像是:近之则不逊,远之则怨。对吗?”

    “是的。”

    “那么整句话的应该是: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,近之则不逊,远之则怨。我的解释是:在孔子的那个年代,儿子、女儿统称为子,当时的女子是指女儿的意思与是嫁与、赐与、婚配给谁的意思那么刚才这句话就应该这么理解:如果把女儿嫁给了小人,则翁婿难以相处,如果女儿的夫家距离岳翁家近了,这女婿品性低贱、行为无赖,所以,近不得可是女儿远嫁了,心中思念,又不能太远了。”

    殷清风对面的三个人觉得他这解释真是太奇葩了,怎么可以这么解释。

    徐孝德首先反对了:“殷郎君,孝德敬重你的才学,可是圣人之言却是不可任性解读的。”

    殷清风两手一摊,“你看,同样一句话,你是这么理解的,我是这样理解的。刚才徐二兄说要重罚不良商人,标准呢?

    做什么事情不能凭着自己的好恶来判断!不能因为他是商贾就贬低、鄙薄他,也不能因为他不良就要使用不恰当的刑罚。而更多的是要去考虑如何制止和引导那些商贾的行为,这才符合圣人教化之意。儒家不是有一句话叫做:有教无类吗?”

    殷清风停了停继续说道:“如果,若果我刚才那句话是对的,而你们是错的。但你们现在的身份是夫子、先生,那么你们把你们错误的理解传授给了那些学子,该怎么办或者是说怎么惩罚你们?”

    虽然殷清风自认为自己说得很精彩,可是自小被灌输的儒家思想已经牢牢的存在他们脑海里二十多年了,他们并没有完全认同殷清风的说法。

    后来殷清风自诉其身份,并邀请两兄弟一起去长安看看的时候,两人虽然很是想往,当徐孝德刚从困境里脱离,并不想马上远离其母。倒是还没成亲的徐承德跟着殷清风走了。

    离开徐孝德那里后,殷清风和徐承德一起坐车。

    这大唐的路况,让殷清风颠簸得欲死欲仙。可是为了了解徐承德的才能,他也只好忍着了。

    在徐宅的辩论中,虽然徐承德还秉持着人对商贾的看法,但殷清风发现他对商业还是有一些自己的想法的。虽然这些想法对于殷清风来说算是幼稚的了,可在这时代也算是不错的了。殷清风想把他扔到滋味楼等产业去锻炼一下,如果可以就用着,不好用就再说。

    由于要照顾薛柳氏的身体,殷清风一行人的速度并不快。

    三月十八日,申时整,殷清风带着第一次来帝都的三个人,踏进了金光门。

    因为提前回去禀报殷清风行程的缘故,当殷清风到了郧国公府的时候,殷元、裴氏、殷清栿、殷玉娘四人,已经等在了那里。

    这四人不但是为了迎接府里的人,最要的还是为了殷清风的平安归来。

    上个月殷清风离府的时候,是由殷元主持,而这次则是殷清栿主持:他先向殷清风微鞠半躬,等殷清风回礼之后,他接过仆役递过来的毛巾转身后,在殷清风的面颊上轻拭。三遍之后,他又接过鸡毛掸,将殷清风的前身后背轻掸三遍,“兄喜迎弟归!”

    等殷清栿退开后,殷清风整理衣衫后走向殷元及裴氏、闻氏面前跪下:“孩儿清风出外归来,先向双亲报平安!”

    殷元将手放在殷清风的头顶说道:“除却征途疲劳,归后安心。”等他将手抽回去后,殷清风磕了三个头站起来。

    薛繁星站在迎接的队伍里,不确定的看着车旁四下找寻的薛柳氏和薛仁贵。“应该是阿娘那个少年一定是阿弟”

    她冲出人群,悲呼道:“阿娘”

    7

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