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二百一十九幕 德裔更严谨? (第3/3页)
在可以丢弃的时候,就可以丢弃掉。 但是,克莱登投资银行以及道格,显然就不是这样的傻子。 应该说,银行业就不存在这样的傻子。 银行业的人,只会因为自己的聪明害死自己,不会因为自己的傻害死自己。 哪怕,一个笨蛋进入银行业,用不了多久也会变得聪明起来。 为什么会这个样子呢? 原因很简单。 就是因为环境。 在一个都是勾心斗角的环境里,愚蠢的人会选择杀死过去的自己获得成长。 只有这样,他才能在这个环境里存活下去。 当然了,或许在《纽黑文时报》连载的上,会有一个愚蠢的女职员,因为自己的愚蠢,获得男总裁的赏识,并且阴差阳错完成一个又一个单子,最后踏上人生巅峰的故事。 这样的故事,想必会很受欢迎。 但是,它受欢迎的基础,就是因为它的不真实。 如果一个人,真的在职场中这样,她更大的可能,只是黯然的离开这个职场。 或者,用某种交换,换取在这个职场的继续存在。 当然了,这种交换,会是少儿不宜的。 会是不止对一个人的交换。 或许,会成为某一篇类似于白姓女教师一样的文章。 在这样的文章里,每次的上升,其实都是对于主角的一次鞭挞。 都是主角人格的一次沦陷。 但是,如果真实当中,在这两种剧情中,更可能发生哪一种。其实,后者这种更加容易发生。 洛克菲勒带着威廉姆斯离开了,炼油厂的大量的设备,实际上并不能本土生产。 这并不是工艺上达不到要求,而是之前没有这样的需求。 少量的使用这些设备,与其寻找相应的工厂开发,开发出并不是那么好用的设备,还不如进口买诸如英国和德国的设备。 当然了,德国本土和英国本土,都没有大量的油田。 而德国的殖民地也少有石油。 但就算是这样,科技实力世界第一的德国,依旧能够生产出远比美国工厂生产出的可靠性更好的设备。 这不是因为其它什么,单单只是因为国民的性格而已。 美国作为一个殖民国家。 虽然原初起源于五月号上的新教徒,但是越来越多的移民,为这里注入了新鲜活力的同时,也注入了注入浮躁等等负面的东西。 因此,哪怕是美国能够生产出世界上最先进的产品的时候。 故障率,以及一些微小的细节,依旧不会如德国的产品那样的优秀。 这些小问题,可以通过后期的修修补补来解决,也没有太大的影响。 但就是没有办法做到一次就好,不出问题。 对于这样的情况,道格克莱登也没有什么办法。 就像是《大富翁》这样一个很简单的桌游,手工制作版,出错的几率依旧在百分之一左右。 每一百份手工《大富翁》,几乎就一定会出现一份有问题的。 那些女工也已经很认真了,但是就算是如此,问题依旧避免不了。 当然了,他们出问题,仅仅只是一份而已。 更加恶劣的是,机器生产的《大富翁》,因为换完零件,忘记调整时序,让整整数千份《大富翁》全部报废。 哪怕已经制定了很严谨的检查流程。 每一次维修保养完,都要检查不下三遍,才能够开动机器继续生产。 但就是这样的检查,依旧会除问题。 当然了,原料的损失不大。 但是,如果耽误了交货的日期,就很严重了。 而做出这些错误的人,都不是那些毛头小子。 都是一些很有经验的工人了。 对于这些工人,也不可能进行太过严苛的惩罚。 道格有时候也在想,是不是从德国之类的地方,抢过来一群德裔进行生产比较好。 毕竟,名义上他也是一名德裔。 当然了,这个设定,他都不知道是真是假。 毕竟,他的名字,仅仅是他自己取得而已。 8383171 。网址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