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309章 市场 (第2/2页)
只要徐世杨的捕鲸船队能在空闲时间给他带来每年50到100条鲸鱼,他就会非常满意了。 “捕鲸啊。”李飞虎用无所谓的语气说道:“行啊,我们李家也捕鲸,就是捕的不多,徐兄你这要是有多的鲸油,可以卖给我,这玩意也很值钱。” “你们也捕鲸?” 徐世杨以前还以为华夏这边没有捕鲸的传统呢。 “台岛那边和南琼那边都有捕鲸,南琼的鲸油也是贡品,很出名的。” “那挺好的,我要需要大量鲸肉,然后把多余的鲸油卖给你,也算是以物易物吧。” “可是,从我那边运鲸肉过来需要大量的盐和香料腌制。”李飞虎有些为难的说:“从官家那里买盐,那价格。” “我这有便宜的盐。”徐世杨抓住机会赶紧推销自己的拳头产品:“要多少有多少,量大优惠。” “真的?”李飞虎有些不信。 两三年前的时候,齐省还要去江南买盐呢。 虽然现在不买了,不过想来也就是够自己用的吧?能有多少出售? “真的,我什么时候说过谎?”徐世杨解释道:“我这边有很多盐,别的不说,全力生产的话,几十万石都不成问题,都快比我这的粮食多了。” “真有那么多?” 李飞虎惊讶道: “那徐兄为什么不把盐出售给高丽或扶桑人?” “他们那里也靠海,会缺盐吗?” “当然缺。” 实际上,别说现在的高丽扶桑缺盐,另一个时空,就连已经半工业化的二战前日帝,每年也要进口大量食盐。 是的,你没听错,穷逼帝国主义作为一个岛国,连盐都要进口! “如果徐兄你有大量食盐可以出口,扶桑那边估计能更好的打开市场。” 李飞虎琢磨着说道: “倒是高丽那边可能有些麻烦,他们那边一般会进口些鞑子的盐充数。嗯,这样吧,如果徐兄手上的盐宽裕,先卖给我三万石试试看如何?” “没问题!”徐世杨一口答应下来。 采用晒盐法后,齐省盐业公司的产品成了徐世杨现在唯一有能力大量出口的物资,然而非常遗憾,徐世杨没有市场。 江南那边还是更信任淮盐,北方大家居然都从女真鞑子那里买盐! 包括蒙兀人,每年也需要拿出大量马匹和牛羊牲畜,跟女真人换些高价盐。 这让十分缺马的徐世杨感到有些嫉妒。 按照李飞虎提供的情况(高丽人转述)鞑子在海州、盖州、复州、金州等地都有盐场,产出十分丰厚,这些盐不仅是鞑子拉拢下属各部落的重要赏赐物,也是鞑子最重要的出口物资之一。 得知这一情报,徐世杨在心中下定了尽快控制辽南的战略决心。 除了辽南靠海,可以依靠海路进军避开消耗巨大的陆路补给之外,若是能控制辽南,徐世杨还能获得极大的经济优势。 因为鞑子的盐场几乎全在辽南,摧毁鞑子的食盐来源,对瓦解鞑子的经济基础有很大好处,也有助于齐省盐代替原本属于鞑子盐的市场,对齐省来说,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