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373章 财政2 (第2/2页)
做“自己人”看待。 这也难怪,毕竟自己实际上是江南摊派来的监军,不受信任可以理解,许多关键细节对自己隐瞒同样也是正常的。 不过章明义实在压抑不住自己的求知欲,于是他转头去找徐世杨,希望能从这个齐省“太子”一样的好友那里得到一些答案。 “细节报告书很厚的。” 徐世杨双手比了个足有小臂长度的姿势,苦笑着说道: “所以才会事先要求各部门先总结啊。” “章兄想知道什么,可以在都督府的档案室查阅,我这也只能告诉你我关注和了解的细节,很不全面的。” 说到这,章明义反而开始好奇另一件事了。 “你将来一定会继承大都督职务,若是不了解细节,你怎么管理你的领地?” “大都督又不是神,做不到全知全能。江南那边不也做不到吗?”徐世杨笑道:“我们这边的计划是划分职能部门,大都督只负责统筹全局,下属各部门按自己的职责办事。” “如何划分?”章明义问道。 “接下来的会议就要提到了,明年都督府将会成立六部。” 所谓六部是: 掌管财政的户部; 掌管军事的兵部; 掌管工业和营造的工部; 掌管刑名的刑部; 掌管官吏升迁和任免的吏部; 掌管教育、礼仪和外交的礼部。 很传统的华夏式六部权利划分。 现在齐省的地位对大周来说相当于一个藩国,成立自己独立运作的六部倒也不算逾越。 章明义甚至觉得现在才开始筹建六部已经算是很迟了。 “现在才开始划分职责,主要是因为我们的人才太少。” 徐世杨苦笑道: “今天回报财务状况的那人以前是坞堡主,我个人是很讨厌用这种人的,但不用也不行,现在学校教育还没见成果,无论地方还是泉城这边,官员依旧以坞堡主为主,吏员则是以前那些坞堡主的亲戚管家……。” “这种情况还会持续很久,直到学校培养出我们自己的干部,才会开始改观。” 章明义想了想,认真的问道:“六部主官都是谁?” “大都督的意思,六部主官直接称尚书。” 徐世杨回答: “户部尚书和吏部尚书,由大都督本人兼任。” 可以理解,这么缺人的情况下,徐睦河不可能做甩手掌柜,大都督本人直接掌握财政和人事大权,对维护都督府权威是必要条件。 “我双肩挑兵部尚书和工部尚书。” 这也是正常现象,齐省军队(包括新军和民兵),是徐世杨一手建立起来的,他不可能把兵权交给别人。 工部同理,齐省工厂和布局也是徐世杨一手操办的,他继续管着实属正常。 “礼部尚书,是我那个一直在地方上负责铺开初级教育的大伯。” 徐睦江被徐世杨软禁好几年,最近两年才出来重新做事,这些日子他在齐省普及教育方面做了很多工作,再加上他毕竟是家族睦字辈尊长,掌管一个不涉及核心利益的礼部,也算是徐家二房长房和解,家族团结的象征。 “最后嘛。” 徐世杨笑着说道: “刑部尚书,我向大都督推荐了章兄你。”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